通胀压力笼罩,为什么廉航股价反而大跌?
通胀压力笼罩,美国廉价航空运营却反而未见增温,三大廉航──精神航空(Spirit Airlines)、边疆航空(Frontier Airlines)、捷蓝航空(Jetblue Airlines)去年迄今股价竟分别崩跌65%、33%、18%。
过去20年,廉航依照一套运行良好的商业模式:有一大批不受传统航空青睐的游客,虽然讨厌挤进狭窄座位,也不喜欢为矿泉水、饮料、随身行李支付额外费用,仍会买单价格较低的廉航机票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指出,过去曾有一段时间,传统航空几乎把这群锱铢必较的游客让给廉航,自己则专注在口袋较深的商务客。然而,随着精神航空、边疆航空陆续在达拉斯、丹佛、芝加哥等大城市枢纽机场增加航班,使得传统航空危机感越来越强。
重击廉航原因一:传统航空推“基本服务”机票
2015年,美国三大传统航空之一联合航空(United Airlines)率先吹起反攻号角。时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柯比(Scott Kirby)表示,有50%的航空业收入亟待重分配,必须和廉航竞争游客。
随后,2017年,联合、达美(Delta Airlines)、美航(American Airlines)陆续推出只包含基本服务的机票,不只座位无法提前选择,而且在更改机票、退款方面也设下重重限制。
“疫情暴发前,主要航空公司仍在试验只包含基本服务的机票是否可行。”现任航空业顾问,曾任精神航空航线规划主管柯普札克(Mark Kopczak)指出,这种机票对传统航空而言,在疫后变得极具竞争力。
例如,联合就发如今年这种只含基本服务的机票带来的营收,比去年同期增长两成。而美航则表示,越来越多乘客在购买此种机票时,也会增购餐点、座位等其他服务。
重击廉航原因二:传统航空航班和会员里程优势
《BBC》认为,通胀压力下喜欢旅行的人,通常是高收入者,感到不到财务压力。而当廉航票价优势不再时,提供可靠的服务、更频繁的航班,以及会员里程计划,就成为传统航空的优势。
特别是疫后报复性旅游风潮下,美国人们更倾向出国,而这些国外长途目的地,只有传统航空才有提供航班。相较之下,以境内航班为主的廉航只能加大促销力度出清机位,却反而降低获利能力,如精神、边疆去年就以亏损作收。
再加上,航空业正面临缺工潮,航空公司必须端出更高工资留住飞行员、空服员、维修工程师,而且燃油价格也不断飙升,都使廉航处在不利竞争的境地。
为了扭转颓势,廉航正在调整过去20年依赖的商业模式。如边疆航空就调整航班排班计划,使八成的航班都是当日往返,代表机组人员晚上都会返回原基地,可节省住宿费用,同时也比较不容易受到天气影响,导致航班出现延误连锁反应,一年可省下2亿美元。
此外,边疆航空也将从休闲旅游市场撤退,转攻机票票面价格更高的通勤、商务市场,在费城、明尼阿波利斯、达拉斯等地增班,提供连接各大主要城市的服务,
然而,《华尔街日报》直指,目前航空业的三大获利密码分别是:高端市场、会员里程计划、国际航线。美国廉价航空若要打破此种潜规则创造奇迹,恐怕仍有一大段路要走。
(首图来源:Unsplash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