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5+2就业之家】新建区:就业之家 服务万家

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-06-06 46 0

根据《关于推进“5+2就业之家”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赣人社发〔2023〕28号)的部署要求,全市人社部门挂图作战、压茬推进,全面加快全市“5+2就业之家”建设。目前全市各级“5+2就业之家”已陆续建成使用,为企业和群众搭建了“家门口”的精准服务平台。南昌人社将以专栏的形式,带大家一起走近我们南昌市的“5+2就业之家”~

【5+2就业之家】新建区:就业之家 服务万家

新建区

【5+2就业之家】新建区:就业之家 服务万家

1月31日,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社局在区就业之家举办现场招聘会,50家参会企业累计提供岗位1615个,入场求职1542人,达成就业意向142人。

今年以来,南昌市在新建区先试先行,依托原有的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,探索推进“1+18+N”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,多维度、全范围打造“5+2就业之家”样板。

谋好篇 布好局

解决“有”的问题

一大早,在新建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就业之家门口,已经有不少农民工在等待开门。

展开全文

“我是做泥工的,以往我们只能被动等待招聘单位来要人。现在招聘信息都能在网上看到,直接一对一联系,就可实现精准就业。”新建区居民谈长水说。

为推进就业之家建设,新建区坚持高位推动,将其列入2024年度全区十大民生项目工程,分管区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工作,实现人、财、物等各项要素向就业之家建设工作集聚。

同时,新建区按照“分级分类”“五统一”的原则,确定区、乡镇两级“政府建、市场管”,村社区级“市场建、政府补”的工作规则。目前,已建成溪霞镇、长堎街道两个乡镇级和花果山社区、龙珠社区、溪霞镇桃花村、石埠镇西岗村四个村社区级就业之家。

此外,新建区按照构建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圈的目标,确定“乡镇一级全覆盖,社区(村)综合考量”的建设任务,综合考量辐射范围、建设条件、工作基础等因素,确定“1+18+42”的就业之家网点布局,涵盖开发区、老旧社区、农村人口密集区、属地高校、旅游集散地、商业街区等。

定好位 分好类

解决“优”的问题

“感谢社区的帮扶,让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,现在收入稳定了,还能照顾家人。”家住在新建区长堎街道花果山社区、41岁的黄美燕说。她有一手理发好手艺,在社区的帮扶下,有了自己的“暖心理发屋”。

新建区坚持需求导向,综合考虑地理位置、资源禀赋、人口结构、产业特点等因素,对各个就业之家的功能、面积、服务事项、人员配备、运行机制等都进行了优化,做到各具特色。

新建区建设中枢型区级就业之家。在原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基础上,升级改造区级就业之家,围绕16项公共就业服务事项,推进“5333”服务模式;打通新建区就业供需一体化云平台与江西省就业之家平台,归集各类公共就业求职招聘信息,有针对性地推介岗位。

新建区建设关节型乡镇级就业之家。把乡镇级就业之家定位为公共就业服务前台,依托便民服务中心,设立公共就业服务综合窗口,侧重“就业经办+就业援助”服务;在新建经济开发区,侧重“援企稳岗+招聘用工”服务,并设立南昌人才新政经办窗口,将就业惠企稳岗政策、人才招引政策送到“厂门口”。

新建区建设末梢型村级就业之家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,建设42个嵌入式就业之家,开展“信息摸排+岗位推荐”服务。同时,在新建区特色景区设立一站式就业之家服务站、放置就业服务一体机,让就业政策点到即“知”、就业岗位一站“职”达。

聚合力 强服务

解决“用”的问题

春节前夕,新建区就业之家在清晨持续为等工、候工的农民工发放免费的馒头、稀饭等早餐,累计发放免费“爱心早餐”2万份。这样的暖心举措为群众增添了幸福感。

新建区按照“政府+市场”“数字赋能+基层治理”“线上+线下”的工作思路,发挥就业之家基础性、广泛性、牵引性作用,将就业之家小平台打造成民生保障大舞台。

新建区整合人社系统外职能,强化党建引领,与爱心驿站、红色驿站、社会工作服务站等融合共建,建立联合协商工作机制,推进就业之家共建共享;联合法院、工会等部门,设立“三师一室”维权服务站,建立“工会+人社+法院”调裁诉工作室,为农民工提供“一站受理、多元化解”服务。

新建区整合人社系统内职能,在县级就业之家开设社保、人才、劳动关系服务窗口,提供社保账户开设等服务;在乡镇级就业之家布设人社服务一体机,实现人社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。

新建区统筹行业协会力量,充分发挥新建区农民工协会、家政行业协会等组织的独特优势,广泛归集各类灵活用工信息;新建经开区就业之家联合新建区工商业联合会(总商会)、企业家协会,为园区企业与高等院校搭建校企合作桥梁,促进招工就业精准对接。

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、江西人社微信公众号号

● 1.便捷!供岗补贴申领实现"一秒认证"啦~

●2.信息查询“一门进”!欢迎关注我们的新媒体矩阵~

●‍3.全市发出首张“特殊工时告知承诺制审批”许可证‍

● 4.【政策微课堂】工伤认定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几大误区你知道吗?

● 5.这4个社保谣言,你能识破吗?

● 6.500元/人!首批预计发放1204.95万元!南昌向这些人发放一次性补贴

评论